多乐棋类游戏:
过去,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摁下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现在,从一粒砂到追“光”逐“链”,打造“千亿硅谷”。
近年来,凤阳聚力打造“亭满意 凤如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借光发展”,逐步从农业大县走向工业强县。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元台阶,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6.1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省10强,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和人均都靠前”的巨大转变,实现了该县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凤阳县石英岩矿床覆盖面积8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100亿吨,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年产优质石英砂700万吨,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全国首位,先后被授予“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等称号。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凤阳县成为老天眷顾的“天选之子”。然而,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却成为难题?
深度布局、系统谋划,凤阳县确立光伏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列为六大产业之首,谋划实施“十百千”产业工程,即到2027年打造十亿元产值企业12家、百亿元产值企业3家,建成千亿硅谷。
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完善配套、集群发展,秉持着这一思路,凤阳吹响了硅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2016年,作为国内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巨头之一的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子凤阳,成立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200亿元。
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凤阳抢抓光伏行业爆发风口,统筹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聚力攻坚百亿项目。随后,大企业纷至沓来,亚玛顿、南玻、海螺、正泰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地。
2020年签约总投资110亿元福莱特年产400万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及深加工项目;2021年签约总投资220亿元凤阳县海螺光伏绿色产业园项目;2022年签约总投资100亿元尚德20GW高效组件产业园项目;2023年5月在“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启动大会后,正泰集团决定追加投资100亿元用来生产光伏电池与光伏组件……
如今的凤阳县,已构建起光伏玻璃、组件、电池片、边框、封装胶膜、焊带、接线盒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
“市场有多大,德力就有多大”,这是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口号。由于布局凤阳较早,当地资源的优势、产业集聚的优势,让企业未来的发展“如鱼得水”,使企业不断在凤阳“加码”投资。企业营销中心营销总监汤玉如数家珍般介绍着展厅数以千计的各类玻璃制品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企业立足凤阳做大做强的关键密码。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凤阳县投资2000万元建设硅基产业创新研究院,围绕超高纯石英砂、石英玻璃、电子玻璃、玻璃纤维和芯片封装等高端硅基材料方向,探索资源从技术研发到“样品”和“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多元化发展。
培育公司发展壮大、鼓励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强化数字赋能、支持创新创造……凤阳,正继续追“光”而兴。
“招商引资是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核心就是要抓项目扩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在凤阳县,狠抓“双招双引”已成全县共识,紧盯“六大产业链”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成立6支招商小分队驻点开展精准招商,组建7支产业基金持续壮大基金规模。2024年,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270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数全市第1,“国字头”“500强”等高质量项目占比超80%;拓展引智渠道,举办“凤鸣朝阳”系列人才活动52场,招引国家级领军人才11名、高层次人才80名,培育高技能人才1584人。
近年来,凤阳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持续开展高能级人才平台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人才引育与产业布局协同发力,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实行“陪伴式”人才关怀。设立“凤阳英才”专项基金,每年召开营商环境大会表扬企业及优秀企业家,推动营商环境与人才环境“同频共振”,建成凤阳县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
强化校地合作,打造“高而尖”的协同培育平台,2024年以来争创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0家,培育省级领军人才2人、市级人才团队3个;聚焦成果转化,打造“专而精”的人才创新载体,实施“以院带链”行动,放大安徽省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推进主体培育,打造“特而新”的引才主体梯队,聚焦县内36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余次,研制新产品、新技术40余项,11个项目关键技术处于行业领头羊,获省级以上奖励荣誉10项,助力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49家。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渥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前来落户,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中煤新集滁州电厂、拓美威三期等46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福莱特四期、新金叶铜业等4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明锐新型显示、浙江龙芯驱动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年纳入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20个、省重点项目39个,投资额均为全市第一。
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量149家,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72家,培育首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滁州市第一,获批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产学研成果丰硕,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成功组建,并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全年实现全社会研发费用9.7亿元,科学技术创新指数上升至全省县域第11位、进位全省最大。
数据显示,2024年,凤阳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62、46、42个,其中新签约30亿元以上项目数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两年居滁州市第一。
“目前非接触式办税已成主流,其秘诀在于服务的多维创新!”8月14日上午,在凤阳县政务服务大厅二楼“智慧税务体验中心”,1台自助终端、4台平板、12台电脑构筑起多元办税场景,办税人员在“云桌面”电脑前熟练操作。而一楼大厅“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叫号量从日均384个锐减至29个,“零接触”服务已深入人心。
近年来,凤阳县从始至终坚持把创优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高效机制、精准政策、优质服务塑造“亭满意 凤如意”营商环境品牌,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千亿硅谷”蓄势待发。
“对标一流”优机制。常态化对标沪苏浙,逐渐完备“提升、创新、督导”三项机制。优化提升机制,推出云端导办、“承诺+信用”等13项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上线“终本终结案件智能管理系统”,开发终本筛查、终本查控等5项功能,提升拒执行为打击力度,实现问题解决从“单环节”向“全链条”升级。强化创新机制,建立政务服务三级帮办代办机制,推出“线上+线下”“系统+终端”一体化平台,累计服务企业群众681次;创新“容缺信封”免费邮寄服务,容缺办理涉税费事项,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0%。深化督导机制,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设置监测联系点,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督办解决—反馈评价”闭环体系,累计解决企业共性难题562个。
“靶向定制”优政策。坚持系统思维,分层分类靶向施策,抓好项目全周期政策服务。“保姆式”政策兑现。全面实施“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推送政策信息1.2万条,政策触达率提升至95%,全年精准滴灌惠企资金11.2亿元。“定制化”要素服务。聚焦土地、资金等核心要素,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推出“凤创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开发应用节点工作平台,助企融资57.5亿元,供应建设用地6353亩,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8%,推动4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系统集成”优服务。聚焦企业“需求侧”,做优服务“供给侧”,推动涉企服务“多头分散”变“一站集成”。“一窗通办”服务提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365天不打烊+节假日延时服务”,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2064项,网办率达98%,企业办事平均耗时压缩60%。“一体协作”纾困解难。畅通“绿色专线”“企业联络群”等诉求反映渠道,试点上线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四季遍访”活动,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因企施策,企业诉求办结率超97%。“一站监管”护航公平。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模式,引入“环保管家”“安全管家”服务,减少入企检查频次50%以上,切实做到“无事不扰”,着力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年,凤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3.5%,连续三年均有百亿级项目落地,获评2024(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市)、中国县域发展的潜在能力百强县。
2024年,凤阳县连续4个季度在全省经济运行“赛马”中位居59个县(市)前三,荣登2024年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荣列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42位、全省县域总实力三十强榜单第10位。
今年上半年,凤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7亿元,同比增长4.3%,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全市第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亿元,同比增长5.3%,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2%,总量全市第2,增速全市第1。
强劲的发展“后劲”,得益于产业不停地改进革新升级。2024年,凤阳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全方面推进多要素发力、多产业融合,着力在固本强基、提档升级上下功夫,推动各项产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质增效。
出台促进工业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17条,培育规上工业公司20家、总数25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70亿元。正泰新能、拓美威等重点企业持续扩产增产,安徽福莱特高居2024年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新型建材类首位、安徽百强企业第72位,玉成洪武、众逸生、申天力入选省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业百强,拓美威入选省非公有制企业制造业百强。
多业融合,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凤阳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全方面推进多要素发力、多产业融合,固本强基、提档升级。深入推动“智改数转”,全年技改投资81亿元、全市第1,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数字化车间2家、市级智能工厂2家,爱尔思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玻新能源获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企业。
从春天出发,在秋天收获。从一粒砂子追“光”逐“链”,凤阳锚定县域经济“借光发展”,向着光、追逐光、成为光;从农业大县走向工业强县,奋进征程上,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凤阳,已成为企业家们交口称赞的投资热土,吸引了众多企业来此扎根落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近日,凤阳县人才办联合县科技局、经开区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域重点企业组织实地调研,精准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推动人才政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2025年以来,团凤阳县委积极谋划做好归属、培育、引领三篇文章,全力为县域发展贡献更多青年人才智慧与力量
2025年4月26日,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在凤阳县钟楼广场盛大启幕。本届活动以“大明华章 礼敬山河”为主题,不仅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一次人才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今年以来,凤阳县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安全管理机构,组织10余名行业安全专家,按照“1+4”(全县100家重点企业和400家一般企业)模式开展全覆盖事故隐患排查。
凤阳县严格按照“人才兴皖”工程部署要求,推深做实全县“双招双引”大突破系列举措,坚持用好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不断培育壮大人才项目。
上一篇:阵线对决
029-88894724



在线咨询

